各二級學院(部),各部門、單位:
為進一步拓寬引才渠道,提高引才成效,學校特制訂舉薦獎勵方案,凡向學校成功舉薦優秀人才的,可按相關標準獲得現金獎勵,具體內容如下:
一、“英才舉薦”獎的設立方
“英才舉薦”獎勵由常州天正工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設立。
二、目的與意義
1.拓寬引才渠道,提高引才成效,做好學校改革與發展的智力保障工作,滿足省高水平院校建設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
2.落實“以才引才,全員引才”舉措。引導校內教師,了解學校人才引進政策,宣傳吸引身邊人才。
3.激勵引才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師,充分調動其舉薦人才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三、舉薦范圍
1.高水平教學科研創新團隊
創新團隊的學科領域應符合我校專業建設布局規劃,成員組成為3人及以上,且分工明確,年齡一般不超過45周歲,團隊帶頭人或業績特別突出的成員,年齡可適當放寬。帶頭人一般應是行業專家(國家重大項目主持人或具有博士學位及正高職稱的專業人才等),有較高的學術造詣,所取得的標志性成果在業內具有較高公認度,人員結構合理,團隊成員應全部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其中核心成員應具有博士學位或正高專業技術職務。
2.領軍型人才
年齡一般不超過50周歲,業績特別突出者,年齡可適當放寬。入選或獲得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國家三大科技獎獲得者、國家教學名師、省333工程第二層次培養對象、省政府特殊津貼、省有突出貢獻專家等相關高層次人才。
3.專業骨干人才
第一類:年齡一般不超過50周歲。具有正高職稱,專業背景與我校重點建設和培育專業相匹配,碩士學位及以上,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強,教學經歷和成果豐富,具備專業帶頭人的能力和素質。近5年主持1項國家自科基金或國家社科基金,并以第一作者在SCI一區、二區收錄期刊發表論文2篇或在SSCI收錄期刊發表論文1篇。
第二類:年齡一般不超過40周歲。畢業于世界排名前400位大學的博士生;具有我校緊缺專業背景,本科學歷在“雙一流”、“211”、“985”類高校取得,博士學位在中科院、社科院、“雙一流”、“985”、“211”高校取得。參與1項國家自科基金或國際社科基金(排名前二),并以第一作者在SCI一區、二區收錄期刊發表論文2篇或在SSCI收錄期刊發表論文1篇 。(注:海外高水平大學排名以英國泰晤士報的最新排名為準)
第三類:年齡一般不超過40周歲。取得博士學位的優秀畢業生(畢業證和學位證兩證齊全),具有較好學術成果,有較大發展潛力。
4.其他人才
具有教授職稱或者具有副教授職稱和博士學位,具有較高學術造詣和豐富的管理經驗,能勝任中層正職崗位的人才;省雙創計劃培養對象、省級教學名師、省“青藍工程”學術帶頭人等;在本專業領域有較突出的成果并得到同行認可的學者、市級教育管理拔尖人才、具備副高職稱的優秀人才等;在行業內具有較高知名度,獲得市級及以上科技進步獎、勞動模范等稱號的能工巧匠。
四、舉薦人的界定
舉薦人指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校內外所有人員(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人力資源處工作人員除外)。
五、舉薦成功的界定
被舉薦人被學校錄用,簽訂勞動合同,且辦理入職手續,即為舉薦成功。被舉薦人試用期滿并轉正,視為舉薦完成。
六、獎勵標準及發放
1.被舉薦人辦理入職手續,舉薦人即可申請領取獎勵標準50%的獎金;剩余獎金在被舉薦人試用期滿并轉正后領取。
2.獎勵標準按照被舉薦人安家費的2%計算。若被舉薦人安家費的2%低于1萬元,則按照1萬元標準獎勵。高水平團隊僅計算核心成員。
七、舉薦和獎金申請流程

八、其他
1.常州天正工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設立“英才舉薦”獎,向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教育發展基金會定向捐贈獎勵經費,獎勵經費由具體捐贈協議明確,用完即止。
2.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教育發展基金會委托學校人力資源處負責按照此辦法實施“英才舉薦”獎的具體工作。
3.此方案執行時間從2018年3月5日起執行。
4.此方案的解釋工作由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人力資源處負責。工作聯系人:潘龍領,86338997。
附件:英才舉薦申請表
英才舉薦申請表.doc
人力資源處
2018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