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出生的她,從小就有一個教師夢。一步步求學之路,讓她更加明確自身職業目標,擔任高校體育專任教師。一份耕耘,一份收獲,經過不懈努力,2019年6月研究生畢業后進入常信院體育部工作,擔任拉丁舞專任教師,實現自己年少時的夢想。
新的平臺,新的開始。在2019年8月初剛完成學校報道后,便接到了比賽任務“2019江蘇省體育舞蹈大聯賽”,隨即展開刻苦的訓練,彭琴每天和5位學生共同進行8小時集訓,3支舞,從手到腳,從基本功到舞蹈組合,再到表現力,一遍遍重復練習,以身示范,嚴格要求自己與學生,腳磨破了一層又一層,下樓梯雙腿酸痛到發抖,只能扶著扶手慢慢下,功夫不負有心人,憑借自身不服輸的性格、專業的技能和高標準、嚴要求的舞蹈信條,獲得了團體舞一等獎,學生單人三等獎的優異成績。
不計得失,辛勤付出
認真、嚴謹、負責是彭琴的工作信條。9月開學后,她立刻成立了學校體育舞蹈校隊,根據學生空閑時間,認真制定每日授課內容,組織訓練,大一6點30開始早訓,大二下午6到8點進行晚訓,無論是寒風刺骨的冬天,還是驕陽似火的夏日,她總是最早來,最晚走。

為營造學校體育舞蹈氛圍,同時給校隊學生提供鍛煉的機會,彭琴利用休息時間,帶領校隊學生策劃“閑庭信舞”群體活動,每周兩次活動,每次活動人數上百人,活動前單獨約學生進行組織與排練,活動中全程參與,喊節拍、做示范,活動結束后夜幕已降臨,哪怕肚子餓的咕咕叫,發不出聲音來,仍通過微信組織學生進行活動總結反思,鼓勵學生,爭取下次做的更好。

不忘初心,堅定前行
2020年6月組隊參加江蘇省教師教學技能大賽,作為新教師,心中壓力也大于期待,她白天忙于競賽材料的撰寫,晚上忙于參賽學生的排練,多少個夜晚做夢都是材料的修改和給學生喊口令訓練,但是7月意外來臨,彭琴不得不進行一場手術,兩次住院,體重一下瘦到80來斤,出競賽結果的那天,正是她剛從手術室出來,身上還插著氧氣管、輸液管等,看到微信決賽名單后,她用微弱的聲音向身邊的父母、病友分享這份好消息,那刻內心的喜悅只有她自己清楚,對于參加決賽,父母、醫生、領導及身邊的親朋好友都認為彭琴還年輕,路還很長,機會還很多,沒有一個人同意她繼續參賽,但彭琴堅定的說,“我們是一個團隊,扶我起來,我一定要去”。在出院僅兩天后,彭琴踏上前往決賽的大巴,最終獲得省二等獎,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是團隊精神,什么是集體榮譽。

忙忙碌碌又是新的學期,彭琴手術后身體未完全恢復,嗓子說不出話來,精神易疲倦,但彭琴仍堅持訓練,風雨無阻,帶領學生排練2020級新生迎新晚會節目,精神狀態欠佳時,她努力調整自己,把最好的狀態留在訓練,嗓子說不出來,她就借助道具敲打節奏,用身體動作告訴學生接下來應該怎么練,每次出腳、每走一步腳型,胯位的變化、每次手腕的繞動,反復精講精練。彭琴表示:“生病后精神各方面大不如以前,內心時常感到疼苦,但給學生上課訓練,是我最開心、最快樂的時光。因為在上課、訓練中我會忘我,完全沉迷其中。另外,和學生朝夕相處所培育的默契,讓自己的內心倍感欣慰?!闭劦饺肼氁荒曜畲蟮母惺苁鞘裁??她說:“這一年最大的感受是想到什么就干什么,即刻去干,即刻開始。因為很多事情只有自己做了、經歷了,才會學會、懂得更多知識道理。我們要學會勇敢地去做、去闖,不要害怕失敗?!迸砬儆米约旱膶嶋H行動詮釋了體育精神,以體育人,為學生樹立了榜樣,正是有這樣一群敢想敢拼的教師,常信院才能更好地揚帆遠航,在學院雙高建設中貢獻體育的力量。(文、朗讀/程喜杰 圖/彭琴 審核/趙宇萱)